|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此句诗道出了宜兴紫砂的珍贵之处。据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创始》记载:金沙寺(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底,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又据《宜兴县志》记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间珍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则记载说明了宜兴的紫砂创始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宜兴丁山是中国最早的紫砂陶器的发源地。
紫砂矿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黄龙山,任墅西香山附近和伏东一带,虽然全国其他地方也有紫砂矿产,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宜兴丁山的紫砂矿是最适合做茶壶的。三十年前,日本的陶瓷专家特意根据紫砂的成分人工配制了紫砂矿,但让他们很失望,做出来的紫砂始终达不到宜兴紫砂的效果。
紫砂泥属于粉砂质沉积岩,以硅、铝、铁为主。主要分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原矿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原矿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
绿泥是龙骨与黑墩头之间的一层矿泥,有"泥中泥"的称号。其含铁量较少,且以Fe离子为主,原矿呈暗绿色,烧成后呈黄色。其石英含量高,颜色浅,矿物有油脂一样的光泽。绿泥产量很少,泥质较嫩,一般只用来做装饰泥料,很少单独用来做茶壶的。
红泥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周高的《阳羡茗壶系》记载:"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极为丰富,烧成之后呈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
朱泥不过是制壶陶手,为了求得更精细的泥料,将红泥以洗泥沉淀,得到约80目到140目细孔的泥料,制成细如滑脂的朱泥壶。朱泥的土质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紫砂泥必须含有少量的云母(银星闪点),偶尔也会出现黑色斑点,黑色斑点是Fe或Mn等金属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现这些特征反而说明此种原料不是手工磨制或正常机制的,由于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以CoCO3为主的化石在高温烧成中变成了熟石灰,冲泡中吸水膨胀,产生了所谓的"灰爆"即茶壶表面的瑕疵点。
在紫砂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对紫砂陶器有杰出贡献的艺人,使他们把紫砂融入中国茶文化。没有茶文化,就不会有紫砂的今天。离开茶文化,就不可能有紫砂的发展。造型干练别致,线条刚劲流畅,比例确切恰当,色泽纯朴古雅,经艺人精湛的手工制作,集金石、书画、镌刻于一体,使紫砂壶成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实用器皿。
紫砂壶区别于所有的陶土壶,只有具有双重气孔特性的泥土,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各地那么的紫砂矿中,也只有宜兴丁山的紫砂才是最适合做茶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