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21910|回复: 0

宜兴蛟桥,繁华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宜兴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有温度的江南小城,走进《在宜兴》有声内容,听不一样的宜兴故事。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去了解这座城市的桥。一座桥的历史,更是一座古城历史演变的轨迹。

曾几何时,蛟桥周边的商圈一度成为宜兴的繁华之地,喧嚣热闹。而灯火阑珊的背后,是历史变迁刻下的沧桑。

一提到蛟桥,大家都会联想到蛟桥河步行街,可今天要讲述的是位于宜兴城区、蛟桥河步行街附近的一座有故事的桥。01蛟桥“几经波折”的发展史
蛟桥,古称长桥,因桥身高大宏伟、绵亘而长得名,是贯通城区南北的要道,历来是阳羡古城标志性建筑后因纪念西晋征西将军周处斩蛟,更名“蛟桥”。
在宜兴的发展历程中,它以旁观者的视角站在那里,记录着城市的变化,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蛟桥原本是木质,后来才改木为石。
朝代在岁月中更迭,蛟桥也非一成不变,其建成及发展几经波折,历经多番变故,饱受沧桑,几度重建、修整,桥名亦是随之更易。
始建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

至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县令褚理重建,改称“荆溪桥”。

元代泰定年间再次重建,称“万安桥”。

明代天顺年间蛟桥复重建。

清代康熙、乾隆、咸丰年间,蛟桥又曾三度重修。

光绪十九年(1893 年),桥东侧石栏倾塌,宜兴、荆溪两县合议彻底重建,题额“重建蛟桥”。

1970年,因城建之需,蛟桥被拆。




02苏轼两度为蛟桥题书碑石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蛟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于宋代之时名声日益凸显,而这其中离不开苏轼先后两次为蛟桥题书碑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元丰年间,苏轼居住在阳羡,经过长桥时,对于西晋征西将军周处在此斩蛟为民除害的事情有感而发,题“晋周孝侯斩蛟之桥”八字,刻字于石,立于桥的左侧。
随着苏轼遭贬,石碑也受到了牵连,被沉入河中。
之后,苏轼为其重新题书“晋征西将军周孝公斩蛟之桥”十二字。
清康熙年间,拓浚城河、修葺长桥时,河中石碑复出,存于周王庙内。
乾隆年间重修长桥时,将两碑分别嵌砌在桥南堍石阶壁中和东侧桥栏壁内。
后来长桥被拆毁,两碑便也不知去向。
长桥易地重建后,将苏轼“晋征西将军周孝公斩蛟之桥”题书,依照原碑进行拓片复刻,置于碑亭内,以志纪念。



03蛟桥夜月”,蔚为奇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蛟桥周边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一度成为宜兴人吃喝玩乐的首选地方。

总有恋景的路人从桥上漫步走过,驻足远眺,南山之苍茫,西氿之浩瀚,皆可尽情收揽于眼底。



尤其是在中秋之夜,月光倾泻,洒落在古桥之上,桥下碧波与月光交相辉映,随波荡漾之时,宛若万道银蛇,浮游蠕动,蔚为奇观的“蛟桥夜月"正是源于此。

蛟桥就这样一直静立在河上,无声地诉说着漫长历史变迁的同时,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现下的繁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