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4098|回复: 0

泰国街头特色美食,烤比恐龙还古老的活化石鲎(马蹄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这次在泰国街头看到了国内少见的鲎(在国内是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贩卖实用),价格也不贵,于是点了一只大的。母鲎体内很多籽,吃起来略带腥味,类似蟹黄的味道。店家提供了木瓜丝、生蔬菜沙拉和花生米和小鱼小虾干和调料等一起吃,知行摄旅行感觉木瓜丝和烤鲎同吃的时候能去腥味。只是一个人吃一只大烤鲎还是有压力,足足吃了有半斤籽。。。。。。知行摄旅行提醒您选购之前拿起来闻闻有没有变质发臭,这类古怪的海鲜吃坏肚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鲎,音[hòu],sb(horseshoe crab),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最具特点的就是鲎的血是蓝色的。


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


古籍考证

出自《嘉祐本草》;①《本草拾遗》:“鲎,生南海。大小皆牝牡相随。”②《纲目》:“鲎,状如熨斗之形,广尺余,其甲莹滑,青黑色,鏊背骨眼,眼在背上,口在腹下,头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两旁,长五、六尺,尾长一、二尺,有三棱如棕茎,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状,每过海,相负示背,乘风而游,俗呼鲎帆,亦曰鲎BI。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粟米,可为醯酱。小者名鬼鲎,食之害人。”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中国鲎与南方鲎为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级别。

二、圆尾鲎为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易危级别。

万卷书万里路万部片,知行合一,旅行更有味。
知行摄旅行资讯为您提供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特产美食,摄影摄像,户外拓展,游学团建,特色路线,特价尾单等旅行资讯的分享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