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2157|回复: 1

陈羽凡白百合隐瞒离婚,都说是:“为孩子好”,这句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白百何“事件”刷屏,详细过程丹妈不在述说,只缕下时间点:

4月12、13日,白百何被爆“出轨”;

4月14、15日陈羽凡“粗暴”回应大众舆论;

4月16日陈羽凡和白百何先后发表声明:两人于2015年协议离婚,为了保护家人和孩子,一直未对外公布。









两人在16日先后的说明中,不约而同提到了“为了保护孩子”。

“为了孩子”,是很多夫妻,在感情和婚姻遇到危机时,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和做法。

在我接触的家庭案例中,很多夫妻,为了孩子,或维持表面婚姻,或离婚后隐瞒。

这样做,通常出于下面几个因素的考虑:

首先,担心给孩子心理上留下阴影,特别是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

其次,来自双方家庭的压力。

作为公众人物,则还有另一个顾虑:那就是婚姻破裂,对双方的演艺事业和商业价值的巨大影响。

据说,白百何近期已经因此损失诸多机会。

今天,丹妈不谈陈白隐形离婚的真相,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共同的商业价值?

只是想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跟大家探讨一下:在感情和婚姻破裂之后,究竟怎样做,才能给孩子好爱和力量?






据说,每年高考之后,离婚率会大幅上升,无数人做出了跟陈羽凡白百何同样的选择。

尽管有一个“为了孩子好”的出发点,但好心有时候就办了坏事!

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灵需求,错误的努力,可能只会带来更多伤害。

陈羽凡和白百何的儿子,2008年出生,今年9岁,已经是能理解很多事情的年纪了。

隐瞒婚姻这段时间,哪怕陈羽凡和白百何像在屏幕上那样,假装恩爱,其实也会被细腻的孩子感受到。

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恰好非常看重来自同伴的认可和归属感。

父母作为公众人物,两人的婚姻事件,传的沸沸扬扬,难免会被同学们知道。

试想,孩子再面对同学,心底会有怎样的自卑和不安?

另外,想起父母在自己面前的“恩爱”,孩子也会被父母的“假面”弄得困惑和不安吧。

对于感情破裂的夫妻来说,了解孩子心灵的需求,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孩子最重要的心灵需求是什么?

答案是:感受到充分的爱。

每一个孩子,心底天然渴望完整的“心灵三角”。

所谓“心灵三角”,即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三角关系”。

最理想的“心灵三角”的状态是:爸爸妈妈彼此相爱,爸爸爱孩子,妈妈爱孩子。

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相爱,是孩子生命最初安全感的来源。

传统观念认为,让孩子知道父母离婚,会带给孩子很大的伤害,所以尽量隐瞒是不得已的选择。

真相果然如此吗?

在我接触的案例中,无数有着婚姻完整的夫妻,却给了孩子很多压力和痛苦。

我一个好友,回忆她13岁那年,爸爸妈妈常年的状态是争吵或冷战。

她放学后不愿回家,因为“回去一见到他们就感觉好压力,好紧张。”

在知乎豆瓣上,也有无数人曾吐槽:父母永远争吵、感情冷漠,却总说“为了你才没离婚”的话。

殊不知,孩子心底最渴望的是:你们赶紧离婚,至少我可以享受平静正常的生活。

没有经营感情的智慧,即便维持表面完整,带给孩子的伤害只会更多。

也有一些分开的夫妻,因为懂得握手言和的智慧,给孩子满满的爱和力量。

前段时间,一个妈妈来咨询我。

结束第一段婚姻后的她,带着女儿进入第二段婚姻。几年后,生下儿子。

这个过程中,一个情形让她特别不安。

儿子的到来,自己对女儿忽略,以及跟前夫之间的恩怨和冷漠等原因,令原本开朗活泼的女儿,越来越胆小,甚至对她说出“没有一个人爱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选择直面与前夫的恩怨,彼此相约长谈后,握手言和。

那天,她带着女儿一起去。

回家的路上,女儿对她说:妈妈,跟爸爸温柔说话的你,真是太美了!

那年的母亲节,女儿给妈妈写信:谢谢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以后要成为你那样的人!

即便爱已不再,即便选择离婚,只要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心灵需求,依然能够给到孩子完整的“心灵三角”。






针对感情不好的夫妻,丹妈有几个参考建议。

首先,平等而真诚地面对孩子。

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一个从单亲家庭走出来的经典案例。

其中,离不开他妈妈平等和真诚的智慧。

老奥巴马,在奥巴马出生后不久,就离开了他们。

等奥巴马长大一些,妈妈经常跟他讲“爸爸妈妈曾经的爱情故事”,并坦诚告知:我们因为一些原因,彼此有了不同的选择,所以分开。

孩子虽小,但到了一定年龄,他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和需求。

陈羽凡在16日声明中说:接下来将无限时退出娱乐圈,为了可以陪伴孩子成长更专注。

这又是另一种层面的逃避:爸爸为了不让孩子受舆论影响,退出娱乐圈,专注陪孩子,却唯独不想孩子知道真相。

从陈羽凡两次“暴力”回应事件,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有很多愤怒和情绪。带着这种情绪陪孩子,只会给孩子内心增加紧张和不安。

同时,孩子心底脆弱、伤心,却得不到回应,紧张和不安会急剧增加。这种情形长期持续,会对孩子的生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善意的谎言”本质仍是欺骗,学会平和而真诚的面对,才能给到孩子踏实的力量。

其次,给孩子最深层次的爱,是夫妻彼此尊重

即便分开,毕竟曾经爱过,爱的记忆中,一定有很多美好。

这份美好, 虽已成过往,却是孩子“心灵三角”的组成部分。

奥巴马的妈妈,在讲到他的爸爸时,详细分享当年彼此相爱的时光,会由衷地向孩子称赞爸爸的各种优点。

爸爸的形象,在孩子心底,充满伟岸和力量,让奥巴马一路自信成长。

试想一下,一个男人在孩子出生没多久,就“不负责任”地走了,在中国会遇到怎样的待遇?

即便妈妈不会说出“你爸是人渣”的狠话,至少也会努力屏蔽掉对方吧?

心理学博士林文采说:否定另一半,等于撕裂孩子的心灵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另一半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爸爸爱乱搞女人,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乱搞女人;或是死爱钱、爱唠叨。

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最后,让孩子充分体验到:我们对你的爱,并不因为分开而消失。

分开,是夫妻之间的事情;但爸爸妈妈爱你,是亲子之间的事情。

这一点,王菲和李亚鹏做了最好的示范。

虽然分开,但时不时为了女儿聚在一起,用心陪伴女儿。

小小的李嫣,尽管先天上并不完美,尽管父母离婚,但脸上的笑容,却充满自信和快乐,还一度成为网友热捧的小爱豆。

这是孩子心灵深处感受到爱之后,自然而然的呈现。

对于陈羽凡和白百何来说,只要他们能正确行动,让孩子从心底确认,爸爸妈妈虽然分开,但他们对我的爱不会改变,才会真正有效地“保护”好孩子。

孩子需要的爱,不是法律意义或者表面掩饰的完整,而是心灵深处,切实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就在那里。

从陈羽凡和白百何的声明中,可以看出,遇到舆论压力,至少他们没有相互指责,而是尝试保护对方。

希望这份彼此保护,不只是为了维护公众形象,也是因为,即便分开,他们心底对彼此,依然有一份尊重。

比起离婚,对孩子伤害更大的是:千疮百孔、硝烟四起、虚伪冷漠的家庭环境。

离婚,只是法律意义上的结束;而对孩子的爱,却是心灵意义上的感受。

别再为了孩子,维持表面的完整,而是用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求,学会给足孩子心灵上爱的滋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