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的左鹏飞临近毕业那会儿,华为并不是唯一一家向左鹏飞抛出橄榄枝的企业。
他投给腾讯、阿里和深信服的简历都向他发放了offer,其中还不乏开出税后收入高出华为40%的企业。但左鹏飞最终还是选择了华为云的存储预研部门。
去华为不仅仅是因为薪资高,而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华为提供了方向更契合的岗位,也能让自己保持与学术界的接触。
张霁也是“天才少年”薪资最高档的一位。入职华为前,也手握多家顶级企业的offer,甚至有一家企业给出的年薪高达360万元。张霁对选择的解释是:希望在华为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别人都说他们是幸运的,却没看到,左鹏飞在读博的5年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是8:30进入实验室晚上10点才回寝室。而张霁在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TC、DAC、ICPP、SIGMOD等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
一个人想拿高薪可以,但要问自己能不能创造更多。也不是所有的博士都能拿200万,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当行业需求升级,对人才能够创造的价值要求也越来越高。
社会很现实,越强大的人,可创造的价值就越多;越弱小的人,在行业的不可替代性也越小。
当你很弱的时候,命运给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当你很强的时候,梦想、选择、自我实现,这些词才变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