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3148|回复: 3

我去了趟香港,看了套16平米的公租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的东方之珠香港是美食天堂、购物天堂,来买包包,买首饰化妆品,看话剧,打疫苗针的人络绎不绝……闹市街头摩肩接踵。
  但一直以来,香港的住房问题一直是个雷区。地价贵房价贵是有目共睹的。逛街时偶遇房屋中介门店,橱窗上标出的房价,太过魔幻,足以让小心脏猛跳好一阵子。
 香港人口稠密程度亚洲第一,世界范围也排得上。查了下资料:

  2015年就已经达到6618.79人/平方公里的地步,市核心地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1万人/平方公里!
  这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完爆北上广!
  人多市场大,生意也许好做,但居住条件就不敢恭维了。各种想香港住房的“魔幻”大家应该都听过不好。甚至是床的三面都靠墙,高度被压缩到难以站立的2平米“棺材屋”,几代人同居一室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的确,香港房子都是按伬来算的,50平米的房子已经算作“豪宅”了。难怪连很多明星都觉得,拥有一套香港住房非常奢侈。
  但你有所不知的是,部分香港居民通过申请排队,幸运地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公屋”。
  朋友介绍了一位80几岁的C先生,他30多年前从上海移民香港,独自一人住在黄大仙区一处叫“慈云邨”的公屋里,他很热情地邀请我们来他家做客。
  很多人以为公屋会不会比普通住房更魔幻呢?接近棺材房?又或者只是面积大一些?但也有些人说公屋幸福感超强。
  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香港。借机来为大家近距离揭密:香港的公屋到底是种怎样的存在?
  按常规思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便宜的公屋一定在很偏远的郊区,公屋至少应该在相当于上海的外环外,北京的五环外这样的位置才合理。


但是没想到,小巴车从市区交通枢纽出发,开了不到20分钟分钟就到了。
  更神奇的是,车站就直接设置在距离社区门口几十米的位置,“0公里对接”真不是说说而已的。地理位置良好、交通便利,看起来一点都不魔幻。 小巴车的发车时间很稠密,路上交通乱穿马路的人少,行驶得很稳很快,很有“专车”气质,估计出租车生意很清淡,这也很人性化,符合“穷人”生活的需求。 路上还看到有医院和学校等,如此便利的交通配套,老人看病,孩子上学不必过于奔波是真的。


香港老龄化情况很严重,而且又山岭居多,地面落差大,有些地方哪怕只有一二层楼那么高的落差也设了电梯——没办法,老人家数量太多了啊!
我们去的这个公屋社区,内部就有老人日托所,白天把老人送去,子女可以安心工作了,配套的幼儿园也有,医院、公交、超市这些更不用说了,甚至还有书店和教堂。
  社区楼下看到几个老人聚集在一起下棋,年轻人在运动场激情奔跑着,还有一些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都在社区楼宇中间,家人从自家的窗口探头,应该就能望见。

  社区还有各种档次的餐饮,美容,药店等生活便利商业,居民有需求的话,穿着拖鞋,坐个电梯就能去,马路都不用过。
  香港土地金贵,只能“向空中要面积”,听说最近二十年的新建房屋大多高耸如云,公屋也都30~40层。
  容积率高的一个好处是人流大,社区商业有足够的稳定的回头客客源。当然也带来喧嚣拥挤等。

  但凭良心说,一路上见到的几个公屋社区,除了过于密集之外,外立面一点都不难看,甚至在整齐划一的秩序里融入了些许温柔的南国风情。而容积率过高也是整个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公屋。


C先生家的楼宇大堂有专门值班的工作人员,微笑着用粤语味道的普通话询问我们这几个陌生人后,简单登记了一下就允许我们乘电梯上去了。
  公屋当然不是高档住宅,但也并没有脏乱差。

  公共空间很干净,基本没有杂物,听说至少隔天就有专人过来打扫,信报箱也管理得整整齐齐的,绝无小广告纸头的困扰。
  楼道里有点大陆筒子楼的感觉,略显狭长压抑,但也算整洁,基本没有任何杂物。阳台上也没有乱晾晒的情况。并且楼道里还有专供人休息的简单的凳子。
  到了C先生家的内部,才理解了什么是神设计。 公屋的格局基本都一样,方方正正,但所有的生活设施都考虑在内,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户型面积上几乎没有丝毫的浪费,厨房和干湿分离的卫生间都在套内,而且设计之初就预留了洗衣机位,冰箱位置也和门配合,连晒衣服的晾杆架这种细节也没有遗忘,建房时就统一安装好了。当然,冗余的一些部分也去掉了。
  没有飘窗,没有衣帽间,没有阁楼,没有专门的储物间……,下面是还原了户型布局的手稿图:

层高不高,但也不算压抑,C先生买了一个上方是衣橱的高低床,正好把空间利用上了。


  C先生是个知识分子,家里很多书籍报刊,他巧妙地用书架简单区分出公共区域和私人领域,总体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局促感。


  特别惊喜的是,从后窗望出去,能清晰地望见一座绿意盎然的大山,这个公屋居然是山景房!

  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的微风徐徐吹来,这算是给这座繁忙城市居民带来的最好的健康福利了吧!

  C先生请同行的人猜房子面积,有人说28平米,有人说25平米,还有人大胆地说20平米,C先生笑着摇摇头打出一个手势:16平方米!

  夫妻住户30平方米,独身人士16平方米——这是香港政府规定的公屋面积标准。
  挤一挤也能住下两人,朋友来一起住几个月也没问题。 当然最诱人的是便宜:一个月只需要千把元港币甚至几百元的费用,而同样面积的房子,市场租金要5~7倍以上,大约六七千元呢!香港政府每年的廉租房补贴支出有一两百亿,占总支出的6%。
  公屋可以长期住,但不能转租。但听说达到一定年限后,可以用优惠价格买下产权再出售。 据统计,2017年享受香港政府提供的公屋和居屋的人超过30%,在很多明星买不起房子的背景下来看,香港政府真的很“任性”,而且已经任性六七十年了。
  1953年深水埗的一处大火导致很多人家无家可归,政府在原址上火速建屋,并从此开始了公屋建设之路。一开始,平民子弟读书都在天台上,俗称“天台小学”,后来条件慢慢好了,公屋里长大的孩子也能得到非常不错的教育。
  1970年代,香港开始为买不起房又没有资格住公屋的人,提供了介于公屋和私人商品房之间的“居屋”。
  那么,怎样才能住进公屋呢?科普小知识:香港公屋申请条件——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个人或全家的年收入及资产在一定限额以下,并且名下没有房子,住进去后,每年不能超过180天不在香港,否则要收回。由于屋少人多,不得不排队轮候3年以上时间,才能获得一套。

  香港公屋虽然解决了很多人的居住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公平问题。也加大了对高龄者倾斜的政策,但年轻人等待的时间就更长了。

  而且,虽然有“打击滥用公屋资源特遣队”鼓励举报、加大惩罚等制度,但难以杜绝滑头的市民隐瞒收入,骗取公屋资格。
  很多公屋居住者为了长期享受福利,情愿不思进取,长期保持低收入,甚至收入增加后也千方百计地隐瞒。
  当然,这些社会问题不是我想要讨论的,我觉得我也没这个能耐去讨论。我想要和大家说的是,哪怕是住在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地方,依然可以得到该有的尊严。
  很多时候大家认为资源应该按照能力进行分配,但是还有一些东西应该有他普世面的价值,比如说设计的力量。
  当室内空间不可避免小的时候,如何让公共空间以及软性服务给到所有个体最基本的体面,这是一个真的需要所有开发商都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整个行业只有消除了底层的戾气,才能呈现生机勃勃活力向上的样子。最近互联网兴起科技向善的浪潮就是很好的趋势,我认为房地产的设计力量也应该如此。
  在正确和善良中选择后者是所有投身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具备的东西。当我们没办法避免房子越来越小,当我们没办法避免很多人买不起房,当我们没办法避免土地越来越少的时候。
  我们珍惜眼前拥有的,善待每一块土地,或许就是善待未来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最近我见了一个创业者,他每天在做的事情就是优化城市里各种各样的菜场,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是动容:一个菜场在很长一段时间会和这里的3万人生活在一起,哪怕有外卖有线上购物,但是菜场始终是一个区域必备躲不掉的刚需空间。我改了一个菜场对我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却实实在在改变了这里3万人的未来五年生活。所以我要一直改下去。
  嗯,科技向善,设计向善。
  这个行业总需要一点点的温度去做一些事情。香港的公租房真的好小好小,没那么好,但却也实实在在维护住了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中的人的些许体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