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一位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可因为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三万五,她连新衣服都不敢买。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孩子,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 有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最贵的地区,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 有一种爱叫做中国式“父爱母爱”,显著表现是用力过猛,充满焦虑:怕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怕孩子找不到好工作、怕孩子找不着好对象………这种焦虑感几乎贯穿了整个成长过程,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拼尽全力给孩子报最好的辅导班、买800万的学区房、送进最好的学校、安着最贵的支架,鸡飞狗跳地陪娃写作业……
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小时候没考上好大学,想让孩子考上985,211;小时侯成绩不如别人,想让孩子一定要争口气,超过别人家的孩子;没过上安稳的生活,催促孩子一定要过上理想生活。 01.孩子的课余时间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
语数英是标配,乐器、围棋、拉丁、绘画、书法、足篮球、游泳、体能训练……各种培训班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以及各种游学项目,便宜的一两万,三四万属正常,好些的要五六万,粗粗一算,一个假期花5-8万都不算多。 如此,也不免惹得网友连连感叹:自己养的不是孩子,是台碎钞机。
小编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的暑假明明是西游记,
02.孩子很多“天赋”,其实都是来自于父母的坚持
著名主持人朱丹,她女儿一岁的时候带女儿去朋友家,弹了一下钢琴,她专门把视频发给一个做音乐的朋友看,这个朋友看完说了句,“哎哟,你孩子真有天赋”。 朱丹心想孩子的天赋是不是就在音乐上面?赶紧去给女儿买了架钢琴。女儿才一岁,做妈妈的朱丹已经在时刻关注着孩子有什么样的天赋,生怕错过了没注意到,而耽误了孩子。
应采儿觉得孩子想要一个东西,就应该让他达到“很想学”的境界,然后再去满足他,才能有利于孩子真兴趣的发现。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出门时,遇到别人一句客套的表扬的话,就会觉得“我孩子真的在这方面是个是很有天赋,不学会不会耽误了孩子呀?” 可往往是家长给孩子报了钢琴版、舞蹈班、画画班等各种班以后,孩子学了没几次就觉得不想玩了,或者有碰到难度了就想放弃。 03.家长的用力过猛,可能废掉孩子光明灿烂的一生
事实上,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而人生一定是场马拉松,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 家长应该明白,你的焦虑只属于你自己,并不属于孩子。父母不可能规划好孩子的一辈子,也不可能逼迫孩子一辈子、为孩子遮挡一辈子的风雨。 你知道人生太苦是没用的,要让孩子自己明白:今天的你如果不吃苦,明天的世界会让你很苦;你吃不了读书的苦,以后也别想能走一条更容易的路。 中国的父母是时候给自己降降温了,有时候不是孩子不优秀,是家长们太着急。尽管没有人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但也不能以父母的权威来把自己的“焦虑”强加于孩子身上。 其实所谓亲子关系,龙应台在《目送》一文中说得最恰当精炼: “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抛却无用的焦虑,让孩子为自己而活,让他们看清自己该去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