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2500|回复: 6

陶文化作纽带 宜兴紫砂交流讲学平台在渝落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8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重庆有荣昌安陶,江苏有宜兴紫砂,结缘一片“陶土”,促成一段佳话。今(17)日,第十届重庆茶博会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周俊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曹竞方夫妇高兴地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作为此前到重庆交流考察的成果,宜兴紫砂交流讲学平台已经在重庆正式落地。


920cc8c6-da27-4f66-9064-007da0981479.jpg
曹竞方在使用紫砂壶沏茶。

五次来渝 促平台落地

曹竞方和丈夫周俊智是宜兴紫砂陶艺第三代传承人,从1989年开始从事紫砂陶艺制作。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连续十年包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


擦壶,温壶,洗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茶博会展台前,曹竞方正在沏一壶香茶,向前来咨询的市民娓娓讲述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历史。这已经是曹竞方和丈夫第五次来渝。和以往不同,这次,夫妇两人除了参加展会,还为重庆的制陶手艺人和紫砂爱好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两人打造的紫砂交流讲学平台正式落地重庆翰文大酒店。


“目前,平台装修已经完工,预计月底可以看到效果。”曹竞芳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平台正式开放后,将展出两人创作的紫砂壶精品,其中包含在国内外屡获殊荣的三阳开泰壶、鸿运提梁壶、心经石瓢壶等优秀作品。同时,将常态化开展公益性讲座,为制陶手艺人和紫砂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


8aa80c2a-8975-448e-b21a-d544910d6c8c.jpg
周俊智讲解紫砂壶工艺

“其实,6月15日晚,我们就在翰文大酒店·盏颜厅先行开办了一场讲座,从宜兴紫砂的选料考究到制作技艺、工艺美学等方面进行讲解。陶艺爱好者的兴趣浓厚,从晚上7点听到了近凌晨1点,还不舍得散去。”曹竞芳表示,在重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热爱陶艺。


“今后,我们每年都会尽可能多抽出时间到重庆,这样集教学、交流、展示、科普为一体的活动将常态化开展。”曹竞方笑着说。


dea80bfa-b6c0-46ae-bd22-65637f92d9a0.jpg
周俊智、曹竞方2018年耗时10个月打造的“明·醉风雅”系列作品。

交流碰撞 期待跨界火花

曹竞方夫妇的紫砂交流讲学平台,之所以选择在重庆落地,还得益于一年前的一次“对话”。


古人云,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其中的“阳羡一丸泥”,指的便是宜兴紫砂泥。成分跟紫砂泥类似,也被称作“昌州紫砂”的荣昌陶,与紫砂陶同是中国四大名陶“家族”成员。


2018年11月,受荣昌区邀约,曹竞方夫妇到荣昌与制陶工匠交流对话、切磋技艺。期间,精美的彩陶作品、独特的搅泥手法、可塑性高的陶土原料令两人惊艳。


a9ff103b-ddf9-4bff-b97a-7c4116f9e6f3.jpg
周俊智的在茶博会上展出的紫砂壶作品。

“当时我们就带了一些陶土回江苏,尝试把荣昌陶泥与紫砂壶的工艺结合创作。”周俊智说,经过试验,两人发现,荣昌陶土制作的茶壶,在透气方面略逊于紫砂壶,但在表现巴渝特色器皿方面,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每个地方的陶土,适合展现的产品,都应该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周俊智说,自己和曹竞方目前就在尝试“跨界”,研究学习巴渝文化,希望将更多文化元素融入荣昌陶,让安陶这片陶土,像紫砂一样提高知名度,绽放靓丽光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不亏是我大宜兴的紫砂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周俊智老师、曹竞方老师棒棒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老师们棒棒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