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就废气测试造假案与美国车主达成和解,费用将高达150亿美元。与此同时,也不断传出大众汽车为了尽快从尾气门丑闻中走出来而颁布各种“新政”,比如大众集团计划砍掉40余款新车来精简投资,又比如公布“TOGETHER - Strategy 2025”战略规划,发力电动车和移动出行领域。一方面瘦身,一方面积极转型,扭转乾坤非一日之功,相信庞大的大众汽车将经历一段艰难的涅槃之旅。
大众汽车选择电动汽车发展之路
2015年当美国环境保护署宣布大众汽车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之后,决定对大众汽车进行巨额罚款,那时候大众汽车便央求美国,希望手下留情,如此巨额的罚款必将摧毁大众汽车。随后大众汽车CEO文德恩引咎辞职,大众汽车火速换帅,穆伦接手大众汽车尾气门后的烂摊子。笔者可真没有想到如此巨型的大众汽车能如此快速、稳定的实现过渡,如此快速的发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动作。根据大众“TOGETHER - Strategy 2025”战略规划,大众未来将一方面大众集团正在加速更新阵容、淘汰老旧车型;另一方面对核心汽车业务进行综合性调整,快速建立全新移动出行解决方案领域的业务,大幅提升效能,加强创新能力。而这两方面的业务都已经雷厉风行的进行着。
相比大众汽车被动应变,发布如此伤筋动骨的战略规划,丰田汽车对未来的规划就更加的水到渠成之感。丰田汽车也于2015年发布“2050环境挑战战略”,向全世界宣布了三大环保目标:一是在产品方面,到2050年,较2010年,丰田全球新车平均行驶过程中CO2排放量削减90%; 二是在制造方面,2050年全球新建工厂CO2排放为零;三是在全价值链方面,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包括材料、零部件、生产在内的整个生命周期的CO2排放为零。与其他汽车厂家不同的是,丰田汽车的发展方向选择HEV方向为核心,纯电动只占据非常一小部分的内容。
丰田发布2050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不管大众的“TOGETHER- strategy 2025”宣布走纯电动路线为主,还是丰田的“2050环境挑战”表示走混动技术为主,都直接表明了汽车企业对未来竞争的理解和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解。大众汽车选择纯电动车型,除了德国2030年将禁止燃油车的销售外,更多的还是大众汽车本身押宝汽车行业的未来必将是纯电动车型占据优势地位。按照大众2025战略的规划,在未来十年,将推出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BEV)。体现在销量目标上则是到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预期其纯电动车的销量将在200万辆至300万辆之间,占总销量的20%—25%。
丰田的选择:纯电只占一小部分的计划,重点发展混动技术
然而与之不同的是,丰田汽车的“2050环境挑战”目标则是将技术研发的重点放在了混动技术和氢动力领域,纯电动车型只占据非常小的一部分销量目标。根据丰田普锐斯开发工程师的说法,当前丰田混合动力车型的应用效果更好,没必要去开发效率更低的EV车型。
除了技术发展方向上的不同之外,大众汽车的最新战略还将大众汽车的重点转移到了构建移动出行方案上去。未来将不只是做一家汽车生产商,更为重要的是将成为一个集造车和出行方案服务商于一身的综合体。这已经不止一家汽车企业将战略转型到移动出行综合服务商方向。而丰田汽车则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对环境方面的考虑,从技术领域解决环境挑战。丰田汽车以来都是行业的绝对霸主,如今2050战略从技术层面宣布将重点放在混动领域,对行业的挑战还是非常之大的。就像是领跑者,一旦领跑者换赛道了,后面的人都要跟着换赛道。虽然所大众汽车也是行业大佬,如今虽不得以宣布进军纯电动领域和移动出行领域,但大众汽车在纯电动领域的影响力无论如何还是无法与丰田在混动等新技术领域相提并论。至于说,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对于当前纯电动汽车本身都还存在较大争议的前提下,多少还是有点虚无缥缈,未来将会给普罗大众提供何种形式的出行方案,真是只有天晓得了。况且,丰田不也是正在投资Uber,构建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的角度也未停止。为普罗大众提供出行解决方案几乎是目前汽车企业的共识,唯一的差别的是实现这一过程的车辆是选择何种技术解决方案和动力方案。
不管是10年也好,30年也罢,从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战略目标来看,汽车行业未来的竞争绝对不某一款车的市场竞争,而是汽车企业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汽车作为移动载体的理解。从更高的角度来说,汽车行业已经将竞争提升到对普罗大众生活和出行方式的想象和理解上的较量。谁具备识破天机的眼光和格局,谁便能够占据战略的制高点,引领群雄。所以笔者认为,汽车行业未来的竞争将是格局之争,谁的格局大,谁就能够把汽车行业的未来看的更透。只会盯着树皮里的虫子不放的鸟儿是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间翱翔!
虽然现在这些跨国巨头们并没有哪个全力集中在某一个技术领域,但在电动和混动领域,已经基本开始站队了。纯电动领域和插电混动似乎获得更多的亲睐,但是如前文所说,当前纯电动车型领域依然纯在许多的掣肘之处,前景并非一片光明。而既然各大车企都已经用自身的眼光和格局选了一条长远发展之路,那就拭目以待,未来谁的眼光是正确的,谁的未来更靠谱。
或许不需要十年,便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