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4324|回复: 1

有钱才能混得好,是职场最大的误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4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认清自身职场竞争力,提升实力才是硬道理
提到詹青云,这个在高手如云的《奇葩说》舞台上,不是最漂亮,也不是最有钱最精致的女孩子,她用自己一路勇闯天涯的眼界和强大的知识体系,为自己刷下了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我们不否认外在的相貌穿着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占比,但是这却是暂时的,真正能让你站得住脚的,是实力。
所谓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实力才是硬道理。
真正厉害的人,因为有实力作为底气,才能不动声色的,做自己。
所以与其追求外在,不如耐下性子沉淀打磨,去学习,去提升,去让自己变成会发光的金子。
2、社交媒体“断舍离”,管理自己的线上生活
《我是歌手》有这样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李荣浩找李健交换手机号码的时候,发现李健用的是老款的诺基亚手机,只有简单的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李健提到自己从不用微信,减少了不必要的信息干扰,才让他最大程度的保持了专注,这才有后来源源不断的创作。
互联网的发达,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在提供了方便的同时,过多的生活碎片“入侵”也纷至杳来,爆炸的信息量,占据了大量时间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无穷的焦虑和恐慌。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38%的成年人认为,社交媒体损害了他们的精神健康,并且,还有45%的人表示社交媒体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适当的屏蔽和断舍离无用的社交圈,远离浮夸、让人焦虑的内容,才是不受影响、忠于内心的最好办法。
3、找准自身职场定位,融不进的圈子别硬挤
在《三十而已》中,顾佳为了融入富太太圈,为茶厂生意铺路,可谓用尽了十八般武艺。前有砸重金买顶奢,后有到处拉投资,而强行融入的结果,不过落得个投资亏损的局面。
人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才能最大化的实现价值,而不属于你的圈子,你硬挤了进去,轻则是委屈自己为难别人,重则会给自己带来未知的、无法承受的风险。
人脉资源本质上是互换。心理学中有一个跷跷板定律,即一段稳定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相互平衡的交换,一旦彼此的交换不对等,则会像跷跷板那样失衡。
所以当自身实力不足以匹配你想要进入的圈子时,与其想尽办法用尽心思,不如在现有的圈子中好好沉淀,先找准自己该有的定位,再去考虑下一步跳跃的合理路径。
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职场进阶从来都没有错,只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捷径,唯有稳扎稳打一个一个脚印,才是走向高大上,离成功更近一步的最好办法。
c85625bbf8f773ce3a08f4ebdc891c0.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