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消费如何防“陷阱”?
去年年初,金大爷听说城区一中医门诊有免费的健康讲座,不仅有礼品送,而且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坐诊,还有“治百病”的秘方。虽然金大爷身体还算硬朗,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经常睡眠不好,于是,他参加了多次健康讲座。在这期间,金大爷学到了养生知识,领到了礼品,那里的“医护助理”对老人体贴入微,“老中医”的诊断也非常“准确”,他便对该门诊的“实力”深信不疑。根据“老中医”的处方,金大爷购买了几罐该店用小瓷罐装着的秘制药。金大爷说,这些药价格不菲,却没什么疗效,联想到新闻报道中的“保健品”骗局,这才感觉自己上当了。
宜兴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举报,称其在城区某中医门诊购买的膏方产品,吃后没有效果,怀疑该产品有质量问题。根据举报,执法人员对该经营场所进行了执法检查。在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了该店销售的“蜜制膏”。该店负责人表示,该产品是由江西某公司生产的预包装食品。同时,执法人员在现场还发现了该店销售“蜜制膏”时开具的收据存根64本,收款项目名称为“中药”。该店将预包装食品“蜜制膏”宣传为可以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膏方”,并以“中药”名义销售,涉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市市场监管局决定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该店自2018年11月开始,通过电话推销、熟人介绍、免费赠送小礼品等方式,组织消费者以学习中医知识的名义上课。课上,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宣传当事人销售的“蜜制膏”为膏方,具有治疗各种疾病、调理身体的功效。同时,该店员工在推销时还承诺,可以组织“中医”为消费者方脉,“一人一方”配制膏方,能起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为了宣传自身形象和“蜜制膏”产品,该店还在店堂内悬挂了“首届中国膏方节优秀产品奖”和“首届中国膏方节中医药传承特殊贡献奖”的奖牌,及广积德国医馆会诊中心专家肖像宣传牌,让消费者误认为这些都与该店有关联。
该店工作人员还让有意向的消费者填写了“中医体质类型自测表”,并组织多名不明身份人员在经营场所内的诊疗室内,以“中医”身份、一对一形式,为消费者方脉。为确保“诊疗”效果,消费者填写的“自测表”早已提前送至“中医”处,“诊疗”时,“中医”还会为消费者开具写有中药材的虚假处方笺。然后,该店工作人员将“蜜制膏”的纸质外包装撕去,改贴包含消费者姓名的标签后,将这一预包装食品以“膏方”名义销售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误解是“一人一方”的“膏方”。据调查,这种“蜜制膏”并不具备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所谓“中医”开具的处方也没有给消费者,仅出具了以“中药”名义开具的收款收据。此外,该店还聘用了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强某在店内开展中医针灸服务。
据调查,从2018年11月起至被查时,该店以1300元/瓶至1600元/瓶不等的价格,向337名消费者销售“蜜制膏”859瓶,销售金额100多万元。这一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2019年4月1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罚款80万元的行政处罚。市卫健委对当事人聘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强某开展中医针灸服务的行为,作出罚款0.3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强某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开展中医针灸的行为,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眼下,以会议营销方式销售保健品的行为日益增多,其销售对象多为老年人。究其原因,一方面,老年消费者更加关注自身健康,舍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保养身体;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瞄准老年人的“痛点”,通过小礼品引诱老年消费者参加会议营销,利用虚假宣传、欺诈推销等非法手段,赚取高额利润,引发较多消费投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监管的难点。
对此,消费者在保健品消费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牢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切勿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不法商家的虚假宣传和免费承诺。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核查保健品企业及产品信息,谨慎对待以会议营销、电话订购、网络直销等方式销售的产品。而且,购买保健食品时,要索要购货凭据或发票,发现上当受骗保留相关证据,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