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总比老大精
闺蜜有两个孩子,前天我去看他们,恰逢她老公出差回家,给大家带了吃的。
老二见到出差回来的爸爸,便一屁股坐在他腿上,“爸爸,你这些天去哪儿呢?我好想你呀!”而老大呢,却拿着食品袋,满屋子跑着找剪刀剪开它。
看完这个场景,我不禁唏嘘:老二真的会比老大讨父母喜欢啊。
中国有句老话:老大憨,老二精,很多二胎妈妈也有这样的体验:
老二小声告诉哥哥“妈妈让玩手机了”(被我听见),结果老大信了,屁颠地跑过来问我要手机,然后被我教训了一顿。
结果这时候,老二凑到我怀里,说:“妈妈我不玩手机,玩手机对眼睛不好。”
“要不是偷听到老二说的话,还真是要以为老二乖呢。”
姐妹俩一起吃小橘子,一人一个,妹妹掰开橘子,2口进去了,然后瞪大眼睛望着姐姐。
姐姐把橘子皮拨开,开始剥橘子上面的白丝,妹妹还在旁边看着,剥完白丝,姐姐把橘子掰成两半,分了一半给妹妹。
妹妹简直暴风吸入,一口就进去了,继续盯着姐姐。姐姐没办法,又分了一半给妹妹。妹妹依旧一口吸入。
看着妹妹又盯着自己,姐姐急了:“你都吃了那么多,我还一口没吃呢?”
听完真是又笑又气,同一个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老二是天生的竞争者
我们常常说,老二比老大可爱又好养:能吃,能睡,情商高。
这是因为老大出生的时候,我们没有当父母的经验,总免不了紧张和过度关注。
老大不吃饭,是不是不好吃,是不是凉了,是不是他还不能吃这种东西,是不是块太大了?
老二不吃饭,嗯,下一顿就吃了,哥哥不爱吃饭,不也长大了。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老大聚焦至少两个家庭6个人的关爱,是资源的独享者。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他自带优越感、安全感,只管自由自在去成长。
而老二作为后来者,所有资源都是从哥哥/姐姐那里分来的,穿的衣服,用的物品,玩的玩具……几乎都是老大剩下的。在生活细节方面,父母有经验了,放松了,也不如对待老大时用心。
大宝的心理是: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而二宝的心理是:拿到手里的才是我的。所以,为了获取大人们更多的关注,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老二可不得多动动脑筋嘛。
老大头上最多两座大山,还是以慈爱为主的。老二头上三座大山,有一座还是以镇压为主的,不精明点,生存很困难啊。
老二有模仿对象
虽然是调侃,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二宝确实大都心眼更多,学习能力更强,更擅长察言观色。
这一部分归于老二要从老大那里争取资源,另一方归于,老二有可以“模仿学习”或者“以此为戒”的对象。
孩子喜欢模仿。不同的是,老大出生时,大人们教的东西都是我们认为好,但他不一定感兴趣的。但老二出生时,有一个对世界认知差别不大的哥哥/姐姐,所以模仿起来很好上手。
老大可能模仿老二随地尿尿,面对“退化”的大宝,“真是越大越不长进”,分分钟让人抓狂!
但老二就不一样了,因为模仿哥哥/姐姐,他偶尔会做出一些超越年龄的懂事举动,如收拾玩具,帮妈妈倒水,那就让人惊喜了,“哎呀,二宝真会心疼人”!
一个行为,如果老大做了,爸爸妈妈是表扬的,老二也去做。如果哥哥/姐姐挨训了,那就千万别碰。
成长就像一条河,老大就是那个先过河的人,一马当先,勇敢、有担当,但也显得虎头虎脑。
而老二则看老大的反应再选择要不要过河以及如何过河,制定良好的策略,期望达到风险最低受益最大效果,机敏伶俐,相应地,也少了一点探索的乐趣。
孩子的出生顺序不同,教育也要区别对待
当然,我们所说的“精”,不是指天性“坏”,只是说老二作为家里的小孩子,更会察言观色,更擅长与人相处,情商更高。
很多人都说,一个人的成长、成就基本取决于家庭环境。但不同时期,家庭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喜好、思维方式也可能天差地别。
老大看起来憨憨的,偶尔还有点霸道,不怎么会取悦父母,有时候出差回来,别说迎接,甚至你叫都叫不来,简直毫无求生欲。
但他们勇敢,喜欢探索,时时刻刻充满安全感;有担当,父母不在的时候会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更有大将之风。
老二机灵,很会邀宠,有时为了让爸爸妈妈更疼自己还会给哥哥/姐姐“挖坑”,但他们擅长察言观色,随机而变,在人际关系方面游刃有余,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适当将这一点考虑进去,理解孩子的种种表现,不要过分对比,不以一时的好恶去分配对孩子的关注,尽量做到公平对待。
同时,也要发扬孩子性格中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可能存在的缺陷,让每一个宝宝都成为更完善更可爱的小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