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的GDP达到10511亿元。如果不算京津沪渝穗深六大市,无锡在全国排名第7,江苏省内第3。
无锡地区的历史非常悠久,但作为地级市,无锡的历史并不长。汉高祖刘邦时,公元前202年,设无锡县。为啥叫无锡,因为这里曾有锡矿,但早就被开采光了。汉初定名时,也不用费脑细胞了,就叫无锡吧。王莽喜欢搞花活,你说“无锡”就没有锡了,朕就说有,于是改名“有锡”。东汉觉得王莽太扯了,又改回无锡。
从汉初到新时代初,无锡始终是县,只是元成宗时升为无锡州,但级别低于地级,算是副地级。从汉初隶属会稽郡,宋朝开始隶属常州,明清承元之旧。也就是说,无锡是从常州分出来的地级市。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1983年说起了。
进入新时代后,无锡确实是地级市,但是从原来的无锡县分出来,而且无锡市、无锡县同时存在。有意思的是,在1958年之前,无锡县隶属于苏州专区,此后才隶属无锡市。但到了1962年,无锡县又划给了苏州专区。换言之,1983年之前的无锡市,是个“光杆地级市”,只有一个市区。
无锡市不能再当“光杆地级市”了,于是把原属于苏州的江阴划给无锡市,而无锡县则算是“回娘家”,以及宜兴县。
值得一提的是,和无锡一样,原来管辖无锡的常州,也是个“光杆地级市”。有一种说法,当初要给无锡和常州“增肥”时,先让无锡挑,因为当时无锡的经济实力略强一些。所以,无锡挑了江阴和宜兴。
无锡首先选择了最亲的无锡县,这是必然选择。然后江阴也是必选的,接下来就是在宜兴和张家港之间选一个。当时的张家港,还叫沙洲县。
宜兴其实和无锡市区并不接壤,而是隔着太湖,是无锡的一块飞地。从宜兴到无锡市区,必须经过常州地面,在这管理上是不太方便的。那么,无锡为什么还要选择宜兴而放弃张家港?
为什么选择宜兴?有以下说法:
一、
无锡给自己的定位是太湖区域城市,而不是长江沿线城市。所以长江沿线的张家港对无锡来说,没有濒临太湖的宜兴更有吸引力。
二、
太湖面积巨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放弃宜兴,那么无锡在太湖区域的发展将受到严重挤压。要知道,无锡市区就在太湖边上。如果选择张家港,虽然沿江发展同样诱人,但毕竟距离无锡市区有点远。如果得到宜兴,无锡县所属的太湖水域就能和宜兴的太湖水域连成一片,直对太湖南岸的浙江。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不要宜兴,无锡就将成为一个省内的“内陆市”。
可张家港临江,可以就近进入东海,发展空间不大?无锡当时考虑的,可能是:张家港在苏州管辖的常熟港以西,常熟港前景非常看好,自然就会挤压张家港作为港口的空间。更何况,在常熟以东,还有一个就在大海边的苏州太仓港。
综合考虑,无锡放弃了张家港,选择了宜兴。
1983年,整个苏南的区划都在进行调整,各市之间调整区划也是互相影响的。一说:省会南京想得到句容县,结果划给了镇江。南京要得到句容,那么镇江会争取得到金坛。如果金坛归了镇江,常州仅有的的武进县和潥阳县就不接壤,还没有水域上的通道,管理不便。这种情况下,就会优先照顾常州,让常州先选。而常州,无疑是选择宜兴,并通过宜兴,成为太湖区域城市。无锡要是得不到宜兴,只能选择张家港了。
宜兴划属无锡后,常州基本上就不算太湖区域城市了,只有武进县(区)最南角不到5公里的濒临太湖水域。有点类似波黑的20公里“无效”海岸线,只是地理意义上属于沿海,无法“有效”开发。
无锡市面积4627平方公里,设有5个市辖区,以及宜兴、江阴两个县级市。这5个市辖区都在无锡市区,原来的无锡县,在1995年拆分成锡山和惠山两个区。另外三个区是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
对无锡来说,宜兴和江阴太过重要。仅以面积论,宜兴1996平方公里,江阴987平方公里。还有一点,宜兴是太湖区域城市,而江阴是濒临长江的,是长江沿岸城市。无锡拥有江阴和宜兴,既属于长江经济区域,也属于太湖经济区域,左右逢源,可谓智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