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1905|回复: 1

有的时候家里这个地方太长,浪费掉的不只是面积,还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务动线的长度
与压力成正比

做家务这个事,步数与压力成正比,步行距离越短,就会越轻松。

你可能会反驳,“在家里的步行距离,那能有多远呀?”

事实是,家务每天都得做,对于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女性,光是洗衣服这件事,一个月就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

那么,想偷个懒在家少走几步路怎么办?

答案是,家务“动线”一定不能长,太长就……影响不太好。

什么是动线?

所谓的“动线”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为了完成一系列动作所走的路。

所以,走的路越短、路线越笔直不绕弯,效率越高、人花费的精力就越少。

现代人体工学和建筑学意义上的“动线”概念,最早出现在1869年劳拉莱曼《家务哲学》一书。书里写道,“设计厨房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减少所需步数。”

举个栗子,起床后7步骤,动线长而乱,很多路线都是重复的,白白浪费时间。
《小家,越住越大》by 逯薇

后来,简单挪动了几件家具的位置,省掉跑来跑去做无用功,用最短的路线搞定更多的事情。
《小家,越住越大》by 逯薇

想想150年前的贵族之家,都是大而不便的厨房、各种简陋的设备、十多个仆人,准备整个府邸的晚餐之繁琐,是我们现代人再也回不去的生活。

即便到了讲究效率的今天,动线研究仍是减轻家务负担的重要课题。

阳台的动线

洗衣机早已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但洗衣服的过程可以再优化,先拆解为洗衣服、晾晒、收纳衣服3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要走多少步?就取决于动线的安排。

一个大房子,有南北两个大阳台,北阳台有水,南阳台有光。

然鹅,做起家务来却一点儿也不省心。

洗涤晾晒的过程最最最头疼的,就是“动线迂回”。

北阳台洗好的衣服,必须先用大桶装好,穿越厨房、餐厅、客厅,由北搬运至南阳台,才能晾晒。

收衣服的时候也是如此,走来走去好远好麻烦,接个电话的工夫就忘记了整理,衣服很容易就“先堆在客厅了”。

而拖把、抹布也经常如同候鸟一般,在南北两个阳台之间反复挪移。

这时候,如果把洗衣机、晾衣处合到一处,问题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洗衣机扔到阳台,再组合储物柜、脏衣篮,就有了一个小型洗衣房。

机洗区、手洗区、叠衣区,加上一定的储物空间,动线是不是短多了?

再也不用跑来跑去,洗衣三连一气呵成。

衣架和裤夹放在随手可拿的范围内,洗衣比较勤的,直接挂在阳台的杆子上。

怕衣架积灰的,就收纳到进出阳台的必经之路上。洗衣机边上的置物架or小收纳柜,没有其他杂物混放在一起,才比较好拿。
卫生间的动线

把洗衣机放到阳台,晒衣服的动线缩短了,但扔衣服到洗衣机的距离还是没改善。

那么,把洗衣机放到卫生间试试?

脱衣 → 洗澡 → 更衣 → 洗衣(烘干) → 晾晒,一气呵成,动线堪称完美。


洗衣机+烘干机+洗衣盆+储物柜,组合使用效果更佳,还不占用阳台的一寸地儿。
不过,它对你家房子户型有一定要求。

首先,卫生间的面积得够大,才能塞得下一台洗衣机和洗涤剂们。

其次,卫生间得做到干湿分离,不然洗衣机老是被熏得湿漉漉,没几年就报废了。

一旦你家做到了干湿分离,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你甚至能在卫生间开辟出更衣区,减少卧室和卫生间两头跑。

举个栗子,睡衣、内衣等不放在衣橱里,而是放在盥洗室,早起洗漱更衣省得来回拿取。



如果你习惯于衣服积攒到一定量再清洗,洗衣的具体操作也能讲究动线优化。

多备几个脏衣篮,一步省掉“为衣物分类”这个环节。

或按颜色深浅,或按材质差异,每个家的分类各不相同,家里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衣服扔进对应的脏衣篮。

隔两天攒到差不多要洗时,直接一篮子接一篮子倒进洗衣机,搞定。

厨房的动线

厨房的形态通常很难再改,逃不出这几种:狭长的I型、方正的Ⅱ型、较科学的L型,以及最合理高效的U型。

虽然厨房的模样在装修之初,或者拿到户型图的时候就基本定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后期给它调整到“动线合理”。

记住,这儿的动线合理度取决于台面顺序。

所谓厨房的动线,拿之前介绍过的武巍老师的家举例:

从最左边的冰箱拿菜

在右边的水槽洗菜

放到备餐区切菜

拿到灶台去烹饪

盛完菜转身放到靠近餐桌的传菜区

这样有条不紊,一步接一步,才是最合理的动线。

不知道大家留意到没有,和一般家庭不同,武巍老师家的厨房有两个洗手台:分别分布在U型的短边和长边上。


U型短边的水槽,是为了方便多人同时洗菜,以及孩子饭前洗手。一伙人手忙脚乱撞车的事件,在这儿发生概率非常低。

话说,如果孩子、丈夫能前来打打下手,能极大提升女主人下厨的幸福感。

收纳的动线

关于动线的思考,能延伸应用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比如,当你下班回到家很累,往往下意识把包包往沙发/床上一扔,就去干别的事了。


第二天上班,急匆匆出门鞋都穿好了,才想起钥匙还在桌子上没拿,于是手忙脚乱又多跑一趟。

把上衣、包、手套、帽子等外出必需品,全收进玄关柜内,进出门随手一放,外出就变得轻松多了。


结合你每一天的生活轨迹,动线之于收纳,相当于逻辑之于万事万物。

比如,电脑边上放着化妆盒子,这大概是一张白领丽人的桌子,化/卸完妆顺手就是工作。

又比如,冰箱里的食物井井有条,被透明储物盒按取放习惯区分开,这一定是个很注重生活品质的家庭。
在收纳物品之前,多多思考你在家的“动线”习惯,沿用动线的收纳得是贴身的、附近的,才是最适合的。

假如你费心制定了一个收纳位置,却不在你的活动路线上,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动线的思考,更像是一种偷懒的艺术。

最后,为每一位成功偷懒的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多人居住的细节把握很好,厨房间考虑很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