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零距离

搜索
查看: 2312|回复: 1

孩子,我宁愿你按部就班,慢慢来,就算时光不等你,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孩子,我宁愿你按部就班,慢慢来,就算时光不等你,我愿意用尽全身力气去等你。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有我陪你。
   中国父母的焦虑,从孩子上小学开始。
   在孩子没上学前,父母和孩子之间母慈子孝,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切幸福都是从孩子上小学的那一天起戛然而止。
   在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深夜大吼的时候;
   在看到孩子某次考试一塌糊涂的时候;
   在被熊孩子气得要吐血的时候;
   在被老师训,卑微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
   父母真的很难淡定。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一对比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就更焦虑了。
   每一个父母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敌人——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
   精英父母的焦虑,更是提前到孩子还在幼儿园
   看过一篇文章《牛蛙之殇》,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为了孩子能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在孩子刚3岁时,便开始“牛蛙模式”的教育
   从此,孩子被剥夺了童年所有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马不停蹄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为了赢得这场 “牛蛙战争”,家长用高剂量、高添加的饲料催着孩子长大。
   结果,孩子不堪重负患上了抽动症,未能进名校。不得已,全家决定用移民来改变孩子的求学命运。
   谁都知道“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个谬论,都知道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可是攀比心、虚荣心,还有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得不焦虑,不得不一手拿着鞭子,一手连推带拽,让孩子从小就不停向前奔跑。
   家长的用力过猛,累坏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我有一位朋友,儿子是去年高考理科探花。她遗憾地说:“我儿子也不完美,最后悔是,他在婴儿期,没学会爬,就直接学走路,所以他不像别的孩子那么手脚灵活,后来我花了很多精力去改善,效果也不大。”
   大家都知道,小宝宝要先学爬再学走。
   如果跳过爬行阶段直接学走,对宝宝的脑部与各项身体发展都有较大影响,因为宝宝的神经及骨骼、肌肉发育都需要一个过程,由坐到爬,再到走是这一过程的相应表现。
   唯有按部就班地学会坐、学会爬,行动力逐渐增强,再到行走,才是正确的生理发展之路。
   的确,孩子的成长,不能急,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我也深有体会。
   女儿5岁在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学写字。别的孩子都写得整整齐齐,一样的年龄,为什么女儿写得又大又丑?该转折的地方不会转,该拐弯的地方不会拐。
   陪她写字,让我亲妈变后妈,生起气来对她大吼大叫,撕掉她写的字,甚至气得打了她。这么简单的字都不会写,以后还怎么上学啊?
   看了医生才知道,有的孩子小肌肉和精细动作发展较晚,所以小时候协调能力会差些。平时注意锻炼他的动手能力,慢慢长大了就好了。
   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不再让女儿多练字了,改成陪她玩夹豆子的游戏,孩子很喜欢,等上学的时候,她的字写得也不比别的孩子差了。
    人生如阶梯,一步一步往上走,才最稳健。
   而现在的教育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那些抢跑的孩子,放在时间的长河里来看,也并没有超前。而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也未必会输,甚至可以步步为赢。
   那位探花妈妈在孩子小学时,没有给孩子报过任何补习班,就让孩子尽情地玩。她的理念就是:
   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重要的事,有些年纪是玩,有的年纪是读书,有些年纪是恋爱,有些年纪是工作
   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什么阶段,就让孩子做他该做的事情。
   小时候就让他们多玩一会,这是他们的天性,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啊。寓教于乐,在玩中学,认识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感悟这个世界,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如果揠苗助长,最后孩子成了“伤仲永”,泯然众人矣。
   1978年,全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聚焦一位名叫宁铂的少年天才,他曾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
   两岁半,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三岁,数数能数到100;4岁,认识400多个汉字;5岁提前上学……后来他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19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助教。
   可是,他曾报考过3次研究生,却都因太惧怕失败而放弃了考试。结婚后,似乎婚姻也不和谐,最后他抛妻弃子,出家为僧。“第一神童”使其轰动一时,他的经历又让人扼腕叹息。
   有专家说:“神童教育”在本质上是违反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
   宁铂没有经历完整的中学阶段就上了大学,基础并不扎实,习惯、人格、情商培养也不够,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而害怕失败的性格缺陷,造成了他不能很好地面对学业、事业和生活,这都是从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上的缺失。
   宁铂曾说过,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绝不会再读少年班。
   按部就班,守拙成巧,看起来笨,耗时长,这是最笨拙、最踏实的方法,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欲速则不达”,比起一味地快进,还不如慢慢来得快。
   如果成功有捷径,那么按部就班一定是其中的一条。
   中国式父母最想要的是“速成”。孩子有了错误,希望他立刻改正;给孩子填鸭知识,恨不得他马上就会……
   没有多少父母,内心强大到有勇气让孩子慢慢成长。
   主持人孟非也不提倡赢在起跑线,所以女儿也从未上过兴趣班。
   但是,刚读一年级时,别的同学都会的知识,就他女儿不知道,于是,老师把孟非叫到了学校。孟非很纳闷,一年级就应该教那些启蒙的知识才对啊,要不然还上什么一年级,直接上二年级就行了啊。
   可是,就算你不想给孩子压力,老师也会给你压力。最后,孟非不得不屈服,给女儿报了补习班。
   让孩子能按部就班成长的背后,是父母拼尽全力的努力。
   近日,邓超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我现在不给等等(邓超儿子)报任何补习班,就是运动,让他彻底地享受童年。输在起跑线就输在起跑线,但我要保存一个很好的等等,我不要那些学习的压力。”
   有网友评论,只有邓超才有底气这么说,即使他孩子全校倒数第一,也没关系,因为优秀的父母已经帮孩子负重前行到罗马了。
   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里,反其道行之,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成长,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海桑有首小诗《一个小小孩》: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孩子,我宁愿你按部就班,慢慢来,就算时光不等你,我愿意用尽全身力气去等你。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有我陪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大家都是说到做不到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