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暴力,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语言暴力。
家庭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一直以来,中国就有“黄金棍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的老话,且从古至今被多数家长当成了家庭教育黄金法则。教育孩子打骂就成器了吗?孩子做错了事情,对他大吼大叫就能收到良好效果吗?
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犯罪与童年时期遭受的语言暴力之间有很大联系。但在这样一个孝道为先,儿童权力意识模糊的国家,施暴者不自觉,受害者不自救,累积的恶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误入歧途。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或歧视性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中国家庭语言暴力种类
·侮辱讽刺型,代表话语为:笨蛋、废物、蠢货、就知道吃、你真厉害(取反义)。
·贬低压抑型,代表话语为:丢人、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做不好、没用的东西。
·威胁恐吓型,代表话语为:再不听话就不要/爱你了、再不听话揍/打你。
·嫌弃厌恶型,代表话语为:滚开、走开、我宁肯没生过你、没人喜欢你、再也不管你了。
·抱怨哀求型,代表话语为:求求你不要再这样行吗。
毕淑敏有篇文章《家问》,文中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以不良家庭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和不协调传染到更远的范畴。更令人惊惧的是,来自不完美家庭的孩子们,彼此具有病态的吸引力,仿佛冥冥中有一块恶作剧的磁石,牵引性格有缺陷的男女,格外同病相怜,迫不及待走到一起。病态中的家庭,如履薄冰,全是悲剧。如果不能卓有成效的打断铰链,这种会伤人的家庭,就象顽强的稗草,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家庭语言暴力的危害性深远绵长
相对于人的生命过程,孩子的成长期是短暂的。而在三观逐渐形成的时期,父母的每句话、每种行为,都可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成人的一句玩笑话:“妈妈只爱弟弟,不爱你了”,可能会让孩子信以为真,害怕恐惧;而不断重复的侮辱性的语言,对孩子可能是一辈子的伤害。
心理学家库利有一个关于自我的定义:“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了解到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父母说孩子:真是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孩子开始会怀疑,我笨吗?父母不断说:真是笨。孩子的思维会慢慢固化,并接受:我是笨的,我什么也不会。可是,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没有人愿意让别人总是揭自己的伤疤。忽然一天,孩子反抗了:我就是笨怎么了?我就是这么笨。
眼中是怒火,内心却如寒冰。
你发现,孩子长大了。身形竟如你一般高。你忽然感觉到自己的苍老。你明白不能再这么和孩子说话了,可是为时已晚。你强加给孩子童年的话语,孩子会在你老年时还给你,变本加厉。
不仅如此,语言暴力也极易传递给下一代。
从小被打压的孩子,在成年后,会继续打压自己的孩子。“代代相传,贻害无穷”。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后,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考试考不好,父亲骂:没见过比你这么笨的,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这样也不会,那样也不会。题不会做,家务也不会干,没一样会干 的,将来能干嘛。反复如此说,孩子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同样的场景,父亲和孩子一起分析题目,找出原因,究竟是知识点漏洞,还是粗心大意。——不同的情绪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其次,父母要从内心认同,允许孩子犯错。很多父母,在做事情时,希望孩子像个大人。可是批评孩子时,又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完全不顾孩子的自尊心。试想,如果你犯了错误,同事这样大声呵斥你,你会做何感想?即使你犯了错误,上司训话,也不会如你骂孩子般,咄咄逼人、喋喋不休吧。
在孩子面前,父母缺少尊重的意识。说得露骨点,父母是恃强凌弱。
而放下家长的身段,降低姿态,尊重孩子,把孩子作为有自尊、有尊严、有思想、平等的个体对待,是走出家庭语言暴力的重要一步。
如若孩子真的屡教不改,除非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否则,也没必要语言攻击。控制怒火是远离伤害的最好办法。
最好的教育就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想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若发现类似问题,要第一时间和孩子认错。
家庭-杜绝语言暴力
艺秀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对您说:
家长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双方的不平等关系,也就是家长认为,我是你的爸爸(妈妈),我们都是过来人,我们才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所你就得听我的。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从人的一生来看,路还是得孩子们自己走。我们有幸陪孩子走一段路,参与其生命的某个阶段,而不是一味强制他绑架他让他听命于你。
少说点尖酸刻薄的话,让这个世界温柔一点吧。
|